他误杀战友,本该军法从事,毛主席却说:杀不得!最后成开国上将

他是1927年跟随毛泽东参加秋收起义、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元勋之一。

在战火纷飞的岁月里,他从一名普通战士,逐渐成长为我军的高级指挥人员和军事教育家,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功勋卓著的传奇将军,早年间竟然因为误杀战友,差点被处决,最后还是毛主席亲自出面,才将其救下!

他就是开国上将——陈伯钧将军!

他误杀战友,本该军法从事,毛主席却说:杀不得!最后成开国上将

本篇文章,我们一起来聊一下陈伯钧将军的传奇事迹!如果你也对历史感兴趣,不妨静下心来读一读,说不定会有不一样的收获哦!

陈伯钧,1910年11月26日出生于四川达县河市镇一个贫苦农民家庭。

13岁那年,陈伯钧考入万县四川省立第四师范学校就读。原本以为可以在此安心读书,但不料没过多久,他就因参加进步学生运动被开除了学籍!

那时的中国正面临着内忧外患,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深受进步思想影响的陈伯钧,决定投身入伍,报效国家!

1927年初,陈伯钧顺利考入“黄埔军校”,是该校的第六期学员,与其同期的还有我军后来的开国大将罗瑞卿、开国上将郭天民,以及戴笠、刘国运、魏崇良等人。

进入黄埔军校后仅几个月,陈伯钧就迎来了他人生中的一次较大规模的战斗——平定夏斗寅叛乱!

他误杀战友,本该军法从事,毛主席却说:杀不得!最后成开国上将

图 | 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旧址

1927年5月17日,时任武汉国民政府所辖独立第十四师师长夏斗寅,趁武汉主力部队开赴河南北伐之际,率部发动了叛乱,并联合刘佐龙、杨森等部进攻武汉。

两天后,卫戍武汉的革命军和工人纠察队,在叶挺的指挥下一举击败了叛军,使得武汉国民政府转危为安。

此次战斗中,陈伯钧因作战英勇,深受部队领导的赏识,之后还在咸宁前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正式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他误杀战友,本该军法从事,毛主席却说:杀不得!最后成开国上将

同年八月,被编入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教导团的陈伯钧,跟随部队前往江西南昌参加起义军,但不料,途中却被总指挥张发奎缴械扣押!

陈伯钧顺利逃脱后,便在高安加入了第二十军独立团,任团部副官、新兵训练处主任。

“秋收起义”前夕,陈伯钧在江西的铜鼓再次见到了中央派来领导此次起义行动的毛泽东!

之所以说“再次”,是因为早在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即黄埔军校武汉分校)读书的时候,陈伯钧就曾有幸聆听过毛泽东的教诲。

当时还是国共合作时期,共产党员、军校总教官恽代英经常给学生们讲课,而毛泽东也时常被邀请到学校演讲。

不过那个时候,毛泽东并不认识台下这个只有16岁的学生兵,但陈伯钧自从见到毛泽东的那一天起,就被他那渊博的学识和动人的演讲,以及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的翩翩风度所感染!

现在第二次见到毛泽东,陈伯钧心里突然有了一种莫名的亲切感!

那天晚上,毛泽东与参加秋收起义的全体干部见了面,并阐述了当前形势和党的任务,宣布了具体的起义计划。

但在会上,陈伯钧对于一些内容还是有点懵懵懂懂的,想在会后得到毛泽东的亲自指点。

他误杀战友,本该军法从事,毛主席却说:杀不得!最后成开国上将

会后,陈伯钧急忙找到毛泽东,向他请教问题,并汇报自己负责的新兵训练的工作情况。

毛泽东见到一位年轻的同志向他走来,便热情地招呼到自己身边,亲切地问了陈伯钧的名字、年龄、籍贯等一系列问题,接着两人便无拘无束地聊了起来,相谈甚欢!

谈话中,陈伯钧向毛泽东说了自己对新兵训练的一些做法和想法,毛泽东则不时的提出一些改进意见,并鼓励他要好好工作,勇敢地接受革命的考验!

这次交谈,给陈伯钧和毛泽东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将帅之间的深厚感情,将由此正式开始!

他误杀战友,本该军法从事,毛主席却说:杀不得!最后成开国上将

图 | 秋收起义(剧照)

秋收起义后,陈伯钧跟随毛泽东上了井冈山,先后出任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3团3营6连1排排长、教导队副队长等职。

自从上了井冈山之后,陈伯钧就一直在毛泽东身边工作,并始终以毛泽东为老师,努力学习,在政治、军事、文化教育、品德修养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后来,陈伯钧随毛泽东前往井冈山下的古城,参加前委扩大会议,决定联络井冈山上的“农民自卫军”首领袁文才、王佐等人。

之后,毛泽东还专门派陈伯钧等人,前往袁部做团结改造工作!在出发前,毛泽东还特别叮嘱说:

“到那里要好好同人家合作,要搞好关系,听袁营长的话,注意了解当地情况,传播革命种子。”

对于毛泽东的这些谆谆教诲,陈伯钧无时不刻都铭记在心头!

他误杀战友,本该军法从事,毛主席却说:杀不得!最后成开国上将

图 | 红军时期的陈伯钧

1927年11月,我工农革命军顺利攻克茶陵县城。但由于敌我双方实力悬殊,因此张子清、宛希先便提出了尽快返回井冈山的建议。

然而在此危急时刻,时任第一师第一团的团长陈浩却阴谋叛变,欲投靠湘南国民党第十三军军长方鼎英部,当即遭到了宛希先等人的强烈反对!

之后,宛希先紧急派人送信到茅坪,将陈浩等人叛变的图谋告诉毛泽东。

毛泽东收到信后,不顾自己的脚疾,赶紧带领陈伯钧、毛泽潭等人率领一个排的兵力星夜兼程赶往茶陵。

当时,毛泽东的脚疾尚未痊愈,越走越痛。毛泽潭赶紧找来一套滑竿,抬上毛泽东走。

经过一天的急行军,于傍晚时分在湖口追上了队伍!

他误杀战友,本该军法从事,毛主席却说:杀不得!最后成开国上将

图 | 陈浩(剧照)

毛泽东不顾疼痛,紧急召开了连以上干部会议,揭露了陈浩、徐恕、黄子吉等人的阴谋,并下令将其逮捕!

之后,毛泽东决定让部队折回井冈山,并向宁冈县砻市开拔!

为此,毛泽东还特地让陈伯钧连夜抄小路前往砻市送信给永新县委,向时任宁冈县委书记龙超清通报部队情况,并让其做好迎接大部队的准备!

在此期间,还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

当时,陈伯钧带着毛泽东给宁冈县委书记龙超清的信,抄小路急忙赶往宁冈砻市。

在距离砻市还有两三里地的坳头,有一条清澈的小河,陈伯钧赶了许久的路,现在已是人困马乏,于是便停下来休息,并到河边一户农家买了两升谷喂马。

然而,陈伯钧刚休息没多久,就看到河对面的山埂上下来一支小队伍,陈伯钧好奇地上前询问,得知该部是茶陵尧水乡的一支农民自卫军,敌人在进攻茶陵时,该部便随工农革命军撤出了茶陵,现在已经到此好几天了!

在听完该部的情况后,陈伯钧也自报了家门!

他误杀战友,本该军法从事,毛主席却说:杀不得!最后成开国上将

这支自卫军的队长在得知陈伯钧是工农革命军的一位排长时,便当即给陈伯钧汇报了一条重要的消息:“工农革命军攻克茶陵后,茶陵的一些土豪劣绅便逃到了宁冈,今天将重返茶陵!”

陈伯钧稍加思索后,说道:“这里是必经之地,他们来了,就把他们给抓起来!”

陈伯钧话音刚落,十几个衣冠楚楚的土豪劣绅便匆匆赶来!自卫军队长一声令下,便抓住了其中的10名土豪劣绅。

随后,自卫军队长便请示陈伯钧应该怎样处置他们,是不是把他们送到袁文才那里去。

陈伯钧听后,当即就将这一意见给否定了,他说:

“你们把他们送到那里去,就等于白抓。他们欺压你们农民百姓,对这些人还能心慈手软?”

接着,陈伯钧便下令这10名土豪劣绅全部就地枪决!然而不料,这却给陈伯钧带来了不小的“麻烦”!

他误杀战友,本该军法从事,毛主席却说:杀不得!最后成开国上将

图 | 袁文才

很快,此事便传到了袁文才的耳朵里!

袁文才闻讯后,当即大怒,拍案而起,表示要去找陈伯钧!

龙超清得知此事后,急忙找到陈伯钧,一起商量解决办法。但年轻气盛的陈伯钧却丝毫不惧,他气急地说道:“枪毙10名土豪劣绅,没什么大不了的,我这就找袁文才去!”

作为袁文才的入党介绍人,龙超清对袁文才这个人非常了解,于是对陈伯钧说:“你不能去,否则就会把事情弄坏,必须慎重处理!”

之后,龙超清下令将陈伯钧和那支农民自卫军小分队给关了起来!

尽管此刻袁文才心里十分恼火,但看到龙超清已经将他们给关了起来,也就不再多说什么了!

几天后,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抵达宁冈,很快就得知了此事!之后,毛泽东叫来陈伯钧,严肃批评了一番!毛泽东对陈伯钧说:

“土豪劣绅也要分情况,不能一概而论,我们工农革命军中的干部也有一些是地主家庭出生的,我们干革命,要注意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这样才能无往而不胜……”

对于毛泽东的批评教育,陈伯钧全部虚心接受,并对自己的错误进行了深刻的反省。

尽管这次陈伯钧犯了错误,但通过这几天的生死考验,毛泽东对陈伯钧也变得更加信任,陈伯钧对毛泽东则越来越崇敬!

他误杀战友,本该军法从事,毛主席却说:杀不得!最后成开国上将

后来,工农革命军教导队成立时,毛泽东还亲自任命陈伯钧为副队长兼党支部书记。

而毛泽东平时也常去教导队上课,还听取陈伯钧的汇报,悉心指导教导队的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毛泽东还经常叮嘱陈伯钧要好好读书,当一个文武双全的将军。

年仅18岁的陈伯钧,在毛泽东的鼓励和精心培育下,在井冈山艰苦的斗争环境中日渐成熟起来!

但陈伯钧毕竟还很年轻,对于一些事情的把控能力还不是很足,比如随后发生的一件事,要不是毛泽东出面力保,陈伯钧很可能就被处决了!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1928年3月,毛泽东奉湖南省委和湘南特委的命令,率领工农革命军分兵两路向湘南挺进,以策应湘南暴动!

当时,毛泽东亲率一团和红军教导队从砻市出发,途径下关、沔渡,一举攻克了湖南省酃县,歼灭敌人一个营。

由于驻守酃县的是敌人的一支正规军,武器装备精良,因此我军缴获颇丰。陈伯钧在此战中搞到了一支精致的小手枪。

他误杀战友,本该军法从事,毛主席却说:杀不得!最后成开国上将

当时我军的武器装备不仅落后,而且数量极少,即便是像“三八大盖”、“汉阳造”这样的老式步枪都非常少见,更别说设计较为精巧的手枪了。

所以陈伯钧在搞到这支手枪后,表现得非常激动,爱不释手!

唯一让他感到遗憾的,可能是因为受了潮,这支枪的扳机有一些锈渍,不用力扣的话扣不动,于是陈伯钧就坐在地上反复地擦拭!

教导队队长吕赤看到后,便开玩笑说:“什么手枪,一把生锈的烂枪,半斤废铁,扔了算了!”

尽管这只是一句玩笑话,但陈伯钧却听了进去,心里不服气的他将手枪拆开,把里面的弹簧、撞针等零部件全部卸下来,并找来煤油仔细擦拭!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在陈伯钧的反复擦拭下,这支精巧的手枪终于可以操作自如了。

本来,陈伯钧想第一时间就找吕队长“炫耀炫耀”的,但不巧的是,此时的吕队长正带着人马去外面搞土地革命去了!

他误杀战友,本该军法从事,毛主席却说:杀不得!最后成开国上将

陈伯钧和吕赤,都是黄埔军校的学生,参加工农革命军后,两人的关系又非常好,可谓情同手足。

1927年红军教导队成立时,吕赤任队长,陈伯钧任教官、副队长,两人工作非常默契。

然而谁知,一场突如其来的“意外”,却将两人永远地分开了!

几天后,吕赤率领部队回来了!

陈伯钧看到吕赤后,非常高兴,随即便拿着那把小手枪在吕赤面前炫耀:“你看看,我这是破手枪吗?”

吕赤看后,笑着说道:“怎么,这枪还没有扔呢?”

陈伯钧有点不服气,便使劲扣动扳机,想向吕赤显示一下他的枪不是废铁。

看到扳机慢慢活动起来,陈伯钧激动地拿着枪对着吕赤说:“你看看,是废铁,还是真家伙?”陈伯钧说着,就扣动了扳机!

但让陈伯钧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枪里竟然还压着一颗子弹,只听“砰”的一声,吕赤便应声倒下,鲜血四溅!

陈伯钧瞬间被吓得目瞪口呆,等到他跪倒在地上大声呼喊时,吕赤已经停止了呼吸。

事已至此,他只好下令保护现场,并立即将此事上报团部和前委,同时根据“三湾改编”后形成的惯例,将此事通报给士兵委员会,请求上级处分。

他误杀战友,本该军法从事,毛主席却说:杀不得!最后成开国上将

士兵委员会的人在得知此事后,感到气愤不已,他们随即派人将陈伯钧给团团围住,质问他为什么要将上了膛的枪对准吕队长。

陈伯钧知道自己犯了大错,对此悔恨不已,无论士兵委员会的人如何责骂,他都全部接受!

为了避免事态扩大,陈伯钧便提议将此事上报给时任工农革命第四军党代表、前敌委员会书记的毛泽东。

于是,陈伯钧便被士兵委员会的人一路扭送到了毛泽东的住处!

对于吕赤之死,毛泽东心里也非常难过,但他在了解完情况后也并没有作出结论,而是找来士兵委员会主任张令彬,对他说道:“你们的吕队长被陈伯钧误杀了,你看不杀陈伯钧好不好?”

张令彬回道:“很多人都要求杀!”

毛泽东沉默片刻后,说道:

“如今已死了一个黄埔生,要再杀一个黄埔生,就失去了两个军事指挥员。陈伯钧不是故意伤人,我看还是不杀为好。你回去做做工作,开个士兵委员会,讲清不杀的道理。”

张令彬觉得毛泽东说得有道理,于是便回教导队给学员们做思想工作!

他误杀战友,本该军法从事,毛主席却说:杀不得!最后成开国上将

图 | 张令彬将军

不过,毛泽东也知道,这样可能还是不能解决问题,于是他便下令通知部队集合,对大家说道:

“吕赤是个好同志,陈伯钧也不是坏人。他是跟吕队长开玩笑,玩枪走火误杀了人……他们表现都不错,军事上也有一套。这样的人我们很缺啊!我们能不能只追悼一个人?否则另一个人还不好追悼!你们看怎么样,我讲得对不对?”

士兵委员会的人都觉得毛泽东讲得有道理,因此期间也没有人提出反对意见。

事实上,尽管士兵委员会的人对陈伯钧的这一行为很是气愤,但真要陈伯钧偿命,大家还是很舍不得的。

可如果就这么放过他,士兵委员会的人也同样很不甘心,尽管是“误杀”,但那毕竟是一条人命啊,怎么能说杀就杀呢!

因此,就有人问毛泽东:“难道陈伯钧杀了人就这样不了了之了吗?”

毛泽东严肃地回答道:“当然不能不了了之,我们不让他偿命,但还是要给予惩罚的!”

接着,毛泽东便提出惩罚方式——打陈伯钧一百板子!

毛泽东见众人没有反对,就问道:“既然没有不同意见,那你们谁来打呀?”

没有一个人回答!也许没有人想亲手打和自己朝夕相处的战友!于是,这个艰巨的任务,就交到了毛泽东的警卫员手里了!

他误杀战友,本该军法从事,毛主席却说:杀不得!最后成开国上将

小警卫员找来一块竹板子,在士兵委员会的监督下,朝着陈伯钧的手心,啪啪啪地打了起来!

由于板子打得很重,刚打到第二十板子的时候,陈伯钧的手心已经红肿起来,竹板子上也粘上了血迹。

看到这样的场景,小警卫员的手有点哆嗦了,额头也开始冒汗,下一板子无论如何也打不下去了!

当时,陈士渠(开国上将)也在现场,在看到陈伯钧的手心被打得红肿的时候,就与另外一个人说:这板子打得重,一板子顶五板子,已经打了二十下,相当于打了一百下了!

士兵委员会的人也基本同意,于是就此作罢了!

但此时的陈伯钧已经起不来了,陈士渠一把将他拉起来后,立即叫卫生员给他涂药包扎伤口!

处罚之后,毛泽东又一次将陈伯钧叫到自己的住处,对他进行了严肃的批评教育:“不杀你, 是希望你认真改正错误,做一个真正合格的指挥员。”

对于毛泽东的恩情,陈伯钧一生谨记,并认真吸取教训,严格要求自己。

在后来战火纷飞的年代里,陈伯钧出生入死、身先士卒,为革命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

此外,在战斗中,陈伯钧还多次担任后卫任务,极大保障了大部队的安全,因此他在红军将领中也素有“铁屁股”之称!

比如在“乌江战役”中,陈伯钧就亲自指挥红军第五军团殿后部队,与敌人打了整整7个小时的阻击战,最终将追击之敌击溃。

由于第五军团担任全军的殿后任务,因此常常要阻击数倍于己的敌人,等到成功掩护兄弟部队通过后,他们又要急行军几十上百里追赶大部队。

所以由此可见,陈伯钧和他的部队在担任后卫任务时,打得有多艰难。

在长征中,第五军团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但他们却圆满完成了毛泽东的战略指挥方案,完成了总部交给的艰巨任务,因此该军团还有“红军铁流后卫”之美誉!

1950年初,陈伯钧出任湖南军区第一副司令员,率部参加了“湘西剿匪”。

从本年12月起,陈伯钧先后出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训练部副部长、副教育长兼军事学术研究部部长、教育长、副院长、代院长等职,协助院长刘伯承主持全院的工作。

1955年,陈伯钧被授予上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74年2月6日,陈伯钧将军正式走完了他的一生,享年64岁!

还是那句话: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罢了!

文章的最后,让我们一起为开国上将——陈伯钧将军,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吧!

本文来自:  崔晓杰 投稿,不代表【品历史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six.cn/861.html

(0)
上一篇 2021年11月22日 下午4:20
下一篇 2021年11月22日 下午4:21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