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早注定赵国会失败,哪怕李牧来也挽转不了赵军失败的局面

长平之战秦、赵双方共投入的兵力达一百多万,这场战役秦国以损失二十万伤亡的秦军全歼赵国四十五万赵军,秦、赵双方的战损比达1:2,而秦军是以伤亡二十万对赵国四十五万全歼的战损比,所以说哪怕李牧来救场也挽救不了赵国输的局面!

长平之战早注定赵国会失败,哪怕李牧来也挽转不了赵军失败的局面

起因

赵雍在赵国进行改革“胡服骑射”后,赵国就实力大增向北灭了中山国,另一边又提防着被称为虎狼之国的“秦国”,在丞相范雎的远交近攻的战略下,其它列国被秦国打得失地又失城。秦昭王四十六年,秦军攻打韩国,韩桓惠王愿意将“上党郡”割让给秦国,奈何上党郡守和城中百姓不愿意做秦国人,而是愿意将上党献给赵国。

长平之战早注定赵国会失败,哪怕李牧来也挽转不了赵军失败的局面

平阳君赵豹认为赵国不能要上党,接受的话秦国将会矛头转给赵国,平原君赵胜则认为接受上党,赵孝成王接受了赵胜意见,并派廉颇驻守在长平,以防秦军。消息传到秦昭王耳里,决定派秦军攻打上党,长平之战由此拉开。

长平之战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廉颇接连失地,转为防御战

秦、赵双方的起初主将是秦将王龁,赵将廉颇,秦国先派王龁为将先攻打上党,上党得手后秦国又转向攻打退守长平的赵军,在赵军主将廉颇的迎战下虽也有小胜,但很快被秦军打得廉颇接连失地,廉颇得不转攻为守。

第二阶段:赵王中计,赵括接替廉颇,秦军易帅白起

长平之战早注定赵国会失败,哪怕李牧来也挽转不了赵军失败的局面

对于廉颇的转为防御战秦国也知道这是廉颇想用持久消耗秦军攻城的士气,面对这种状况,秦相范雎提出开渠挖道向攻打长平的秦军运送粮草,并建议对长平的赵军进行合围之势,消耗其粮草,再切断他们的粮草。但不可长久,因为消耗得太久自己也会士气丧失。

而另一边赵军在秦军攻打之前粮草已有匮乏,如今又被秦军围困,加上双方的士兵都是战时为兵,日常为农的生活状态,而遇上农事,如长久下去就无粮可用。

长平之战早注定赵国会失败,哪怕李牧来也挽转不了赵军失败的局面

面对廉颇坚守不战的态度,范雎一边阻止列国与赵国合纵,一边派人去赵国的都城散布流言说:廉颇很容易对付,秦国最害怕的是马服君赵奢的儿子赵括。果不其然将廉颇换下来,让赵括接任主帅,赵括还向赵王说:若是秦国的白起,我可能考虑考虑,要是王龁打败他不在话下!

第三阶段:赵括主动出击,中白起之计,秦军获胜

长平之战早注定赵国会失败,哪怕李牧来也挽转不了赵军失败的局面

秦王得知赵军主帅换成赵括后,得知赵国已入套,马上秘密的也将主帅换成了白起,王龁成了副将,赵括成了主帅之后,改转守为攻主动出击,此时的他未知秦军也换帅了。

白起于是命令前线部队诈败,引诱赵军出城,赵括出城后白起让骑兵切断他们后方的粮草和支援部队,活生生的将他们分割成两支孤立的部队。赵军被白起团团围住整整四十六天,赵军士兵饿得相互残杀为食。赵括将剩余的赵军组织成四支突围部队,冲击了四、五次后仍被困住,赵括在突围中也被秦军用箭射死,其后赵军士兵二十多万投降,白起为了避免放走后再次为敌,下令将其全部活埋!

长平之战早注定赵国会失败,哪怕李牧来也挽转不了赵军失败的局面

影响

长平之战的胜利在战略上为秦国统一六国加快了脚步,经此一战赵国也因此一蹶不振,六国再也无力抗衡,最可惜的是当时秦昭王没听白起之言趁此攻打邯郸,灭了赵国,以致后来秦国回过神来攻打赵国损兵折将!

本文来自:  戴正雄 投稿,不代表【品历史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six.cn/36780.html

(0)
上一篇 2021年12月15日 下午7:12
下一篇 2021年12月15日 下午7:49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