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世纪50年代,“抗美援朝”为新中国的建立、发展和壮大奠定了坚实基础。当时,为了慰劳在前线的志愿军战士,国家专选衡水老白干作为慰问品,远赴朝鲜,犒劳浴血奋战的战士们。
很多朋友会问,为什么是衡水老白干,而不是其他的酒?将士战场助兴自然离不开酒,但喝多了第二天起不来、头疼,影响打仗可不是闹着玩的。而衡水老白干的酒非常特别,就算第一天喝多,醒酒非常快,第二天也不头疼,能让将士既喝的尽兴又能保持清醒的状态,所以它自然成了军需配给的不二之选!
身边也有很多爱酒人士吐槽,之前喝白酒,当时喝着尽兴,喝完第二天却感觉头晕、浑身发软、不舒适;也有许多高端人士应酬、酒局不断,就想喝一款符合身份、上档次的不上头的好酒。所以今天我们特地选了衡水老白干的旗舰产品——1915来进行品评,看看“响誉战场”的名酒,到底实力如何?
入口有劲,入喉细腻有回甘
品酒之前闻酒香是爱喝酒朋友的习惯,衡水老白干1915开瓶后的香气里弥漫着青苹果、玫瑰花、大枣类的味道,属于醇香清雅的那一类,不刺鼻,给人一种很想喝的冲动,跟之前喝的酱香型、浓香型差别还挺大。
倒上一小杯,轻轻抿上一口,感觉入口有劲,第二口大口喝完之后,回甘回甜,非常舒服,而且醇厚的酒体给人的感觉比较细腻,不像有些白酒那么辛辣,几口下肚,回味无穷。
酿造工艺造就不上头
除了香气和口感独特之外,大家都反应喝衡水老白干1915 “不上头”,也不会口干、腿软,醒来之后整个人依然很精神。我们去查阅了一下资料,发现之所以衡水老白干有这样的特点,就在于它传承千年的地缸酿造工艺。
衡水老白干的地缸发酵可以很好的与泥土隔开,避免了一些有害物质和杂味,所以大家看到衡水老白干的酒体都是干干净净的。而且,它的酒体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分子量小,好处显而易见,被身体分解代谢的更快,所以才醉的慢,醒的快。正因如此,衡水老白干的地缸酿造工艺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另外,今天再跟大家科普一个知识点,这也是我多年和爱喝酒的朋友聊天得来的经验。好多人不知道为什么喝酒会上头,其实最主要的原因来自于杂醇油这个成分,说的直白一点,杂醇油越低越不容易上头。老白干香型就属于那种杂醇油含量极低的一类,甚至不到酱香型和浓香型的一半,自然就不容易上头。
千年传承,驰名中外
品酒有时候品的不只是酒本身,还有它背后的历史和文化。衡水老白干兴于汉,盛于唐。自古以来有诗云,“开坛十里香,飞芳千家醉”,指的就是衡水老白干,1900多年的历史传承至今从未间断,说实话,真的令人肃然起敬。
除了悠久的历史沉淀,衡水老白干在近现代也受到了国内外的认可,获奖无数,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在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得了甲等金奖这一白酒最高奖,当时茅台也只得了二等银奖,这也是衡水老白干1915名称的由来,为了纪念百年前为国争光的这场荣耀。
随着人们对于健康越来越重视,逐渐摆脱了曾经“豪饮”的状态,更多的追求健康饮酒。喝了“不上头”的衡水老白干在这方面有天然的优势。马上春节就要到了,建议大家聚餐喝酒就选不上头的衡水老白干,既能喝的尽兴又不伤身体,两全其美。
本文来自: 徐萌 投稿,不代表【品历史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six.cn/822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