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讲究计谋,而说到计谋,我忽然想起来另外一件事,大家应该可能都在电影院或在家里看过姜文的作品,里面就有一个情节讲的是本应该是文人却沦落成麻匪的张牧之想要除掉这里的恶霸。但是呢,老百姓都很怕重罚。但就在他把黄四郎的替身给抹灭了时,告诉老百姓这就是黄四郎。老百姓共同冲进了黄四郎的家里搬掉所有的东西,因为对于老百姓来说,没什么可怕的。而他们之间纠缠已久的斗争也因此反转。
其实在许多历史书里有很多像这样的情节。我们今天就来讲一个类似的故事。主角呢是王羲之他们一家,没错,王羲之就是魏晋时期的著名的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叔叔王敦是基本上掌握着朝廷大权的。当时的皇帝,他也有野心。你看我这个好好的皇帝,我怎么能够让你王家手上有这么大的权利呢?所以他就来谋划着怎样能把你老王家这个势力给减少。而王敦也不安分,一直在想我们应该如何能够扩大自己的势力,从而拿下所谓的江山。
因为王羲之小的时候,十分可爱,与他叔叔王敦关系特好,而王敦也十分疼爱他,常常叫他跟在自己身边中睡觉,玩耍。有一次他先起床,看见小孩子还没有起床,并留小孩子继续躺一会儿。这时候共商大计的人进来,将手下的人全都叫下去,商议如何能够扩大自己的势力,从而拿下所谓的江山的事情,讲到深处,突然想起自己忘记了小孩子还在床上,就说起此次的计划。便立马回床上观看,一看,这小孩睡的可好了,口水都流的到处都是。于是,便转身离开了,其实王羲之早早醒来,已经听到了他们的计划,就想坏了这下可能被灭口了,于是抠出口水弄得一身上下,假装睡得很熟。王敦商量事情到中途,才想起小孩子还没有起床,彼此十分害怕,看来要将其杀人灭口,等到打开帘子一看,才看见他口水到处都是,便转身离开了。
后来王敦真的开始造反。但他的至亲王导不愿意和他一起同流合污,而是打出一个坚持捍卫东晋的皇室。但是王敦的身份比王导好,他又是西晋的驸马,而且还是晋国的开国功臣,王导能胜利机会很低了。不过碰巧王敦这时得了一场大病。于是,王导想出一计率领族人为王敦发丧,然后放出消息说王敦已经病死了。王敦的手下一听,哎呀,这消息肯定是真的,好不好?人家可是好兄弟,一家人的事,还能假吗?所以他们都以为这王敦就已经挂了,离开人世。一想,这造反的领头人都死了。他们还费什么劲儿呢?于是,这场纷乱很快就被皇室给压下去了。
本文来自: 张耀发 投稿,不代表【品历史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six.cn/491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