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磺岛之战(1945年2月19日战斗至1945年3月26日)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日美之间的一次战略大决战,最终以日本的战败而结束,硫磺岛战役是二战中最为激烈的战斗之一。
二战中著名的照片即发生在硫磺岛
1945年2月,日军在岛上陆军约1.5万余人,海军约7000余人,共约2.3万人,由栗林统一指挥。美军所有参战登陆舰艇约500艘,军舰约400艘,飞机约2000架,共约6万参战部队,由第五舰队司令斯普鲁恩斯上将统一指挥。由于日军的海空军主力在菲律宾战役中遭到了严重的打击,没有能力为硫磺岛提供海空支援,硫磺岛的抗登陆作战在日军几乎没有海空支援的情况下进行的孤军奋战。著名电影《硫磺岛的来信》即以此战为背景。
折钵山攻防战
在美军的航空轰炸下,硫磺岛几乎被烧的寸草不生,日军只得隐藏在防空洞掩体里面。据战后统计,硫磺岛上平均每平方公里承受了1200吨炸弹。
美军强大的运输能力
面对着日军的顽强抵抗,美军发出了劝降信,可是在武士道爱国精神的熏陶下,日均宁死也不投降。美军伤亡惨重,1945年3月21日,天皇升栗林为大将军衔,以表彰他的为国尽忠,后来栗林负伤后在岛上剖腹自尽。
战死的日军
战争后期,日均催死挣扎,仍不投降。
被美军摧毁的掩体
在此期间,日军本土部队组织了多次对硫磺岛美军的自杀式袭击,效果不佳。美军喷火兵给掩体里的日军造成巨大伤亡,最终美军攻下易守难攻的折钵山掩体,拍下了著名的照片,战役基本结束。
美军喷火兵
美军从1945年2月19日至1945年3月26日的硫磺岛之战,日军守备部队阵亡22305人,被俘1083人,共计23388人,另外有损失为飞机90余架,潜艇三艘。美军阵亡6821人(其中陆战队阵亡5324人),伤21865人,伤亡共计28686人。美日双方伤亡比为1.23:1。
此战之后,硫磺岛成为进攻日本本土的重要中转站。战役造成的的严重伤亡,也使美军意识到如果进攻日本本土的话,日军抵抗将会更加惨烈,美军伤亡也会更大。美军开始酝酿着使用原子弹轰炸日本本土。后来原子弹的使用彻底摧毁了日军的抵抗意志,1945年8月日本宣告无条件投降。
本文来自: 周学军 投稿,不代表【品历史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six.cn/3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