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渡之战是曹操和袁绍争夺北方霸权的战争,这场战争的表面看起来是曹操和袁绍两人的争斗事实上在他们两人背后也有其他势力参加到了这场战争中。当时雄踞荆州的刘表和袁绍是盟友关系,在袁绍南下官渡时曾派人去联络刘表让其从曹操的后方发起攻击,但是后来刘表咋官渡之战时并没有派一兵一卒去攻击曹操。
一般的说法认为刘表这个人胸无大志只想坐观成败保住荆州所以在官渡之战时刘表才不作为。不过除了这个原因以外还有一个影响刘表去支援袁绍的因素,那就是他的后院也起火了在官渡之战前后刘表一直都忙着灭自己后院的火,而在刘表后院放了一把火的人就是当时的长沙太守张羡。
张羡在名义上虽然是刘表的手下,但是论在荆州的声望其实张羡未必就比刘表差。据《英雄记》记载张羡曾先后出任零陵、桂阳、长沙三郡的郡守,而且张羡出生于南阳郡大族在荆州一带很得士人百姓人心。刘表来到荆州之后对张羡很不待见,原因是张羡这个人性格倔强对他不恭顺。张羡没有受到刘表得礼遇便怀恨在心一直寻找机会准备反叛刘表。
英雄记曰:张羡,南阳人。先作零陵、桂阳长,甚得江、湘间心,然性屈强不顺。表薄其为人,不甚礼也。羡由是怀恨,遂叛表焉。
官渡之战的爆发给了张羡报复刘表的机会,当时刘表和袁绍结盟对外表示以荆州之力帮助袁绍攻打曹操。曹操得知刘表的表态之后也很担心处在两面作战的被动局面。不过这个时候有个人帮了曹操一个忙,这个人就是张羡的部下桓阶。桓阶这个人比较有远见他认为袁绍、刘表都不能成事,曹操必定会在官渡之战击败袁绍。所以桓阶就劝说张羡反叛刘表响应曹操,张羡权衡利弊之下便采纳了桓阶的建议。
当时荆州南部有四个郡分别为长沙郡、桂阳郡、零陵郡、武陵郡。这四个郡加起来大约是整个荆州的一半领土,当时张羡出任长沙郡守振臂一呼其他三郡纷纷响应叛变了刘表。张羡起兵之后立即派使者前去向曹操表达投诚的诚意并且希望曹操派兵南下一同攻击刘表。但是曹操却因为在官渡被袁绍所牵制没有多余的兵力派遣并没有对张羡施于援助。
后太祖与袁绍相拒於官渡,表举州以应绍…….乃举长沙及旁三郡以拒表,遣使诣太祖。太祖大悦。会绍与太祖连战,军未得南。而表急攻羡,羡病死。《三国志 魏书 桓阶传》
失去曹操援助的张羡只有收缩兵力固守城池,而刘表得知张羡反叛之后也没有精力去援助袁绍了。《三国志 魏书 刘表传》记载:“长沙太守张羡叛表,表围之连年不下。”从这里可以知道刘表的军队是被张羡牵制在长沙城下了。在张羡活着的时候刘表始终没有攻克长沙城,后来张羡病死他的部下拥立张羡的儿子为主。刘表趁机加紧了对荆州叛军的进攻后来才得以收复荆南四郡。
本文来自: 徐 成 投稿,不代表【品历史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six.cn/216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