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国共两党进行秘密谈判,此次谈判的目的就是让蒋介石回归,从而实现和平解放,对于回归,当时蒋介石也是非常乐意,不过他却提出了六个条件,如果毛主席答应,那么他就会带领人马回归,那么这六个条件是什么?毛主席最后答应了吗,最后为何不了了之呢?今天就带大家走进密谈背后的故事.
剧照蒋介石
蒋介石败退,和谈背景
自从日本投降后,蒋介石就开始忙着进行内战,而解放军自然不会让蒋介石的目的得逞,经过三年的努力,终于打败了蒋介石,实现了统一,1949年,人民解放军攻占总统府,取得了战争的胜利,宣告打败国民党。但是即便如此,蒋介石也没有轻易的让步,甚至还在做最后的挣扎,之后他就找到了自己的智囊团成员之一张继云。
向他询问如果失败之后,想要往哪里发展, 张继云跟蒋介石仔细地分析了国内的形势,并且严明如今以国民党的实力,想要反败为胜,已经不可能了,只能确认行其次,找一个安全的地方养精蓄锐,等到时机成熟后,再进行发功的计划,其实蒋介石也看出了如今的形势,只不过是不愿意相信罢了,毕竟曾经威风的国军,仅仅经过三年的时间,就变成了如今的残兵败旅,
随后张继云建议蒋介石退守台湾,并且指出台湾温和的天气,使其成为一个适于居住和种植农作物的好地方,可以有效地为军队提供了补给。
如果我们撤退到台湾,那么无论进攻还是撤退都非常方便。经过慎重考虑,蒋介石也决定放弃最后的拼搏,而是撤退,保留他的力量。
最后,在12月10日,蒋介石从成都凤凰山机场乘坐中美航班飞走,安全逃离了大陆。 继续建立他所谓的中华民国。
但是蒋介石在临走之前,把所有能带走的物资,全部都带走了,从这种行为中,不难看出蒋介石此时的不甘,心中仍然没有放弃反攻的计划,自从蒋介石败退后,几乎每天都在谋划着反攻的计划,甚至还和美国进行密切的合作,不断的从美国那里得到物资,这也使得蒋介石对自己信心满满,从而幻想着时机到来之后,再进行反攻。
抗美援朝
就这样,一直等到1950年,当时成千上万的志愿军,保家卫国进行抗美援朝,浩浩荡荡地跨过鸭绿江,同时也打乱了解放军解放台湾的战略方案,这在蒋介石看来是一个机会,毕竟当时的新中国刚刚成立没多久,经历了这么多年的战火,国内已经百废俱兴,这个时候,还出兵进行抗美援朝,打的还是强大的美国,一旦失败,在蒋介石看来,国内必然会进行动乱,到时候就是他出兵反攻的时机。
就这样,怀着这样的心情,蒋介石密切的关注这朝鲜战争的局势,但是最后却等来了志愿军战胜的消息,特别是当上甘岭战报的传来,让蒋介石再次清楚地认清了志愿军的顽强,甚至还说出了:没人能打败志愿军这种话,可见当时的抗美援朝战场上,志愿军的表现,给了蒋介石多么打的冲击。自此之后,蒋介石知道了自己反攻的计划完全就是一个幻想,
派使者谈判,意见初步统一
随着抗美援朝战争进行到尾声,大的方向已经没有什么错误了,1955年,毛主席又把目光放在了蒋介石的身上,并且写了一封信给蒋介石,目的不言而喻,随后就找来了章士钊,他是著名的爱国者和政治活动家。
委托他赴香港送书信,在香港他见到了时任国民党宣传部副部长许孝炎,他还担任过《香港时报》社长,主要负责香港的宣传工作。
章士钊
但这次章士钊去找许孝炎,因为他们都是湖南的老乡。 抗日战争时期,他们都是同济会的成员,有着深厚而秘密的友谊。
但在战争期间,他们分开了很长时间。 而这次在香港的重逢,让两个人兴奋不已。 随后,章士钊向许孝炎明确表示,大陆希望能够减少战争,和平的实现统一,并且想要实现国民党和共产党之间的第三次合作。 然后他拿出一封信给许孝炎,希望他亲自把他送到蒋介石那里去。
许孝炎详细的了解后,意识到事情的重要性,立即飞回台湾,见到蒋介石,讲解了其中的缘由,然后他把信交给蒋介石。
蒋介石听了许孝炎的报告,连忙拆开信,看了几遍,随后一直面无表情,一言不发,当时没有人知道蒋介石是怎么想的。信到后不久,又有一条消息传来。1956年6月,周总理正式提交了一份报告。
大陆方面愿意同蒋介石进行对话,讨论和平解放的条件和具体措施。并在整个国际社会发表了声明。消息一传开,立刻引起不小的骚动。 因此,当周总理访问印度时,他被问及如果他回到大陆会得到什么职位。
发表声明
面对记者们提出的这个刁钻的问题,周总理只是微笑着真诚地说,他至少要当国务院总理。此外周总理再次提到两党合作,提出了《一纲四目》的方案。
一纲指的是,台必须统一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原则。 而四目分别是,第一除了与中央政府统一外交外,蒋介石有组织军事的权利。
第二台湾经济建设经费不足,中央政府可以拨给补充资金。 第三,社会改革的准备工作尚未成熟,蒋介石和台各界代表的意见也受到尊重。进行了磋商。 第四,双方承诺不损害对方部队,以促进双方合作,并显示诚意。 周总理把时间和地点让蒋介石决定,希望他派一个代表到大陆去。,但是蒋介石一直没有什么明确的表态,不过此时的他内心已经慢慢开始动摇了,这一点从金门炮战就可以看出来。
1958年我军对福建金门岛的国民党进行大规模的惩罚性炮击,一开始国军猝不及防,损失惨重,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军也反应过来,军事能力恢复后也进行还击,在金门炮战时期,美军就多次劝说蒋介石将金门等地的军队撤回去,其目的自然不言而喻,就是希望老蒋自立门户,还特别承诺,将军队撤回来后,就派人帮他练兵,还会尽自己最大努力帮助蒋介石,
蒋介石自然也知道美国的目的,虽然他自己一直想要反攻,但是心里却从来没有想过要搞独立,甚至蒋介石还命令手下的人,不许搞独立。而且关于美国想派人帮他练兵,蒋介石更是气愤,这不是摆明了想要慢慢夺取他的兵权吗,蒋介石自然不愿意,甚至还强硬的回击:我们的反攻计划,不需要美军参战。
炮兵
当蒋介石得知我军炮击金门时,他不但不生气。相反,他还赞扬了人民解放军,这这也为蒋介石不从金门撤军提供了借口。而在这一年章士钊又一次带着任务,飞往香港,协商统一的问题,蒋介石心中回归的思想也越发的壮大,为了贯彻《一纲四目》方案,国民党军队开始跟解放军配合了起来。
两岸默契合作抵制美国军事阴谋,虽然整个战场充满了硝烟,但双方都默契地没有攻击对方的位置,只是攻击对方的海滩。就这样美军的计划破产了
蒋介石松口,提条件回归
众所周知,虽然蒋介石一直是亲美的,但他在许多方面仍与美国不同。
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国看出不能破坏两岸关系后,而且新中国实力的不断增强,美国逐渐停止了用金钱和武器支持国民党。 转头邀请陈诚访问美国,目的就是为了离间蒋介石和陈诚的关系,放弃蒋介石。再扶持一个人上位。
这种种原因,导致了蒋介石用武力回到大陆的愿望完全破灭了。因此,只能找到和平的解决办法。 而且,随着蒋介石年龄的增长,他对故乡的渴望也越来越强烈。 作为从旧社会过来的人,落叶归根的思想根深蒂固,就连蒋介石也不例外,据蒋介石身边的人回忆,蒋介石时常眺望大陆的方向,这也证明了蒋介石想要回归的心思。此时,周总理的橄榄枝,无疑对蒋介石有很大的吸引力。
蒋介石
毛主席和周总理知道美国打算再扶持另一人的阴谋后,迅速做出了反应。主动向蒋介石伸出了援助之手,支持他成为台湾省省长。 在会见外国客人时,毛主席本人曾说过,我对蒋介石当选台湾总统,还是非常满意的。
只要给他几个士兵,他就可以搞间谍,搞三民主义。 在历史长河中,只要是没有被否认的,我们都要适当地正视。当着外宾的面,毛主席也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在毛主席的示意下,蒋介石也给出了反应,保证成为台湾省的总统。 后来,蒋介石在国民党八届四中全会的讲话中,也明确表示要维护一个中国。他反对分裂祖国的立场。
1965年,毛主席又给蒋介石写信,再次邀请他回归,随后蒋介石派人到大陆了解情况,想要知道是不是真的想他回归,还是有其他阴谋。当他得知北京真的想让他回归时,他和儿子蒋经国经过思考后,提出了六个条件。 首先,如果蒋介石回到大陆。可以在任何一个省区定居,并继续担任国民党主席。 第二,蒋经国留在台总部,第三,给出的补给必须要和当年美国给的同等。
第四,台的海空两军被并入北京,至于陆军则缩减为四个编制,其中一个部队驻扎在厦门以及金门,另外三个则驻扎在其他地区,第五,金门以及厦门,要成为与北京联络的重要地区。第六,要保证台官员的官职以及待遇不变,还要保证人民的生活质量。
剧照
毛主席看到这些条件后,也是非常高兴地接受了,并立即回信, 后来蒋介石表示邀请毛主席访问台湾,至于访问的目的,自然是为了统一进行协商,但是计划赶不上变化。当时我国进行了十年特殊时期,蒋介石也害怕此时回去,受到连累,所以最后决定先观望观望,但是一直到1975年4月5日,毛主席还没来得及访问,蒋介石就在这一天去世了,他再也无法回到他热爱的祖国了,这也导致了和谈的事情搁浅了。
时至今日,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甚至就连离家已久的台也将要回归,在此振奋人心之际,我们仍然需要永远记住过去,并发展壮大自己,为祖国的进一步发展做出贡献。
对于当初差点和平统一全国,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好了今天的视频就到这里了,喜欢的可以点赞加关注,我们下期再见。
本文来自: 李锋 投稿,不代表【品历史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six.cn/1528.html